红星照耀中国摘抄好段加赏析
2020-11-03 摘抄 【 字体:大 中 小 】 标签 : 摘抄,赏析,好段 浏览量:179万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革命、红军长征,近80年来几近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报告文学作品。那么红星照耀中国好词好句好段大家读过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红星照耀中国好词忠于人民
铁骨铮铮
一心为民
意志坚定
无所畏惧
不畏艰辛
英勇无畏
坚定不移
忠于祖国
艰苦卓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红星照耀中国好句1、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阅读考题速递:《红星照耀中国》
1、根据要求填空。
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
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
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中国人民如果
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
量的。
这句话是_______亲口所述,1949年10月1日,他在
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他是伟
大的_______者,伟大的_______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答案:毛泽东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
2、根据所给语段写出所描写的人物。
(1)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
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
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2)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
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
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想
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3)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
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
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被
敌军俘获了。他又去打仗夺马。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
(4)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
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
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
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
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
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
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
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
历史性的意义上,他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答案:(1)周恩来(2)徐特立(3)贺龙(4)毛
泽东
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张学良是一个被塑造的有血有
肉的形象。他曾是主宰满洲的军阀独裁者,又是蒋介石的“盟兄弟”,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他
一开始奉命大举进攻红军,但后来竟和要去剿灭的“匪军”令人惊诧地结成了联盟。请结合作品分析其思想发生重大
改变的原因。
①被共产党打了败仗后,成千上万的东北兵投向了红军,被俘虏的东北军将领被释放后,对红军有诚意要停止内战,用和平民主方法统一中国的想法很赞赏;②东北军全军都
有反对与红军作战的情绪;③张学良本人也受到强烈的
“左倾”影响;④王牧师给张学良带了一个谈判方案,张
学良又见了周恩来,经过长时间的详细讨论,张学良相信
了红军的诚意,相信国内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可行。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悦读
整体计划
一、计划由来
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之根,也是心智成长之途。它不仅决定的文学习能力,而且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精神品质的形成,最终对毕生发挥影响。通过优秀经典作品的阅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塑造正确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具有健康成长、自强不息的能力。在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非最重要,真正起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要让其享受做人的快乐,受人欢迎、尊重,而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的习得。通过名著悦读,培养孩子爱国、坚毅、真诚、自信、自立、爱心等一生受用的优秀品质。
二、成员组成
家校合作、师生共读
三、悦读准备
1一本《红星照耀中国》
2一本悦读成长手册
3每天抽出15—30分钟共读名著
四、悦读目标
1通过家校师生同读《红星照耀中国》,创建家校师生阅读交流平台;
2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探究初中语文中的精神文化;
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阅读感悟,促进情感共鸣。
五、课程形式
课程组织说明:
A在班级中成立悦读课程小组,平均每个小组6-7人,小组成员将在课程中,共同探讨,相互学习。
B家庭阅读以及在课程过程中进行的写作、随笔、探讨记录。
C班级有一本“悦读记录本”,记录每次价值阅读课程的内容、精彩瞬间、伙伴留言、教师留言等。
1初读阶段
(1)导读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初步了解。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400字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地与作者斯诺走完了伟大的红色之路。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更钦佩于红色中国人民精神的不朽和伟大!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从1930年起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围剿。1933年五月,蒋介石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采取错误的路线和军事战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这之后中国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
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杀出飞夺泸定桥、四度赤水河的光辉战绩!读后感·在斯诺看来,
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道:“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以为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
这就红军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的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人心中却又不可磨灭的精神作用!
XX